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九章 江湖领袖 非君之臣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笑峰放弃刺杀张仪,遂与丁虎转道望宋国而去。

    张仪见笑峰再次留情,放弃刺杀而去,叹道:“吾得罪于楚人太胜了,不可避祸。只怕有再一再二,没有再三再四了。”这番却信守承诺,果然不告知他人,也不追究此事。

    笑峰与丁虎便驰马入宋国,至睢阳城,此番是笑峰第二次来宋国睢阳了,上次是在三年之前。

    时宋国国君是宋王偃,亦即宋康王。

    宋康王生堂堂一表,凛凛一躯,目有神光。即位之后,见诸侯皆称王,道:“宋乃殷商之后,周朝所封公国,今反倒居于各侯国之下乎?”不顾当前国情,也毅然称王,要与七雄平起平坐,称为“宋康王”。

    宋国立国之初,虽然爵位高于七雄任何一国,但在战国后期已经沦落为弱小三流国家,实力根本不足与七雄相并论了。

    但宋康王踌躇满志,自以为其强,欲要光大宋国。称王之后,便派兵向东打败齐国,夺取齐国五座城池,又发兵向南打败楚国,夺楚地三百里,向西同魏国用兵,又败魏军,于是与齐国、楚国、魏国成为敌对国。

    宋国如此举动,分明是作死行为,虽然三战三胜三大国,却已经惹怒齐、楚、魏等大国,亡国之日已经指日可待。

    笑峰再次来到睢阳,时宋国已经与周边大国为敌,官军盘查甚紧,人民惊惶不安,国中凝聚紧张气氛。笑峰见之,慨叹数番,遂不入睢阳城,对丁虎道:“宋国这番气象,恐非不能长久。此地非停留之地。我等且见过风影子师尊之后,便就离开。”

    于是与丁虎行至芒砀山,至风影子庄园,叩问尊师。风影子见笑峰前来,请入庄园,茶酒相待。笑峰先行过师礼,以二十金为风影子做寿礼,风影子收下,对笑峰道:“闻知秦国已经吞并了汉中,汉中乃是你的故乡。你既然为梁州豪杰领袖,今为何弃故乡父老于不顾,而舍弃故乡呢?”

    笑峰请罪道:“徒儿不肖,不能护卫桑梓,故乡已经沦陷,徒儿若留在汉中,势必入秦,但徒儿乃楚人,誓死不为秦民,一时无计,所以才远走他乡。今至尊师处,特来请教尊师,望指点迷途。”

    风影子道:“善哉!为师亦能知晓你的苦衷,故国沦陷,人生之大恨也。方才这样问你,是故意试探你的心意。大丈夫当四海为家,又何必定要埋骨于桑梓之地呢?为师本是吴越之地人氏,今来到中原,已近二十多年了。这天下许多事,虽在人为,亦不在人为,你可知晓其中道理吗?”

    笑峰道:“徒儿现今飘蓬江湖,心智迷茫,欲要联结豪杰举事,光复故乡,却不知从何下手,心有余而力不能足。欲要游历四方,又漫无目的,正不知如何行之也。”

    风影子道:“世事反复无常,这天下纷争,自有纷争的根源。你不过一江湖豪杰,平日里行侠仗义便是了,又如何考虑此等之事呢?”

    笑峰道:“然这天下纷争,何日是个结束呢?假设天下再无纷争,百姓人民皆能安居乐业,华夏九州再无兵戈之祸,即便是故园沦陷于秦,徒儿不争也罢,只要天下苍生不再受苦,也算是心里欣慰了。”

    风影子道:“你有这番觉悟,倒也是难得。老子道德经曾说,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,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万物皆有自然,即便是征战杀伐,百姓流离,苍生涂炭,也是上天垂定。没有天下纷争,哪有天下安定?为人无需刻意为之,何不顺应自然呢?”

    笑峰不解,问道:“如恩师所言,徒儿当坐视天下纷争,无所作为呢?还是退隐江湖,只求保全个人之身?徒儿年尚三旬,尚还没有达到恩师的境界。”

    风影子笑道:“这你就问对了。为师让你顺应自然,并非是退隐无为,而是以无为而有为,此道家之要义也。以无为而有为,就看你如何去行事了。今天下七雄,不乏有明君之国,正要招收忠义贤能,你为何不曾去试一下呢?”

    笑峰闻言,似有所悟,便又请教风影子道:“徒儿自思远涉江湖,也终非长久之计。需得投身诸侯,以实现心中夙愿。今燕国君主曾与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