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六十八章 林南处女传说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步风卖完鱼,遵照流云约定,来到湖边柳树之下,流云尚还没回来,果然见有两名外来之客在柳树下等待。

    步风上前问之,果然是流云的随从,便告知前事,在此等候流云。

    且说流云在乘船在湖中游赏,约莫划船了一个时辰,看尽金牛湖风光,便让船家靠岸,见天色尚早,便还准备再游赏一一阵回去。

    于是信步来到湖边人群聚集处,见一个说书老先生,正在说书,周围一群人听得津津有味。说书先生身边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女,衣着简朴,手里拿着一柄旧琴,跟随着那说书老先生的节奏,弹奏拌和。倒也是有趣。

    流云以前尚没见过这样的说书场景,大觉新鲜好奇,于是便上前来,也凑在那群人中听老者说书。

    老者本是吴越之地人,说的自然是吴越之地的故事了。

    钱塘江是吴越分野之地,其中杭州位于钱塘江南北两岸,可称“吴越并载之”。钱塘江流域名人荟萃,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。

    那老者说的正是林南处女的故事。

    南林处女,有些古书上也叫她南林处子,相传为春秋时女剑术家。越国人。这里的“处女”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处女。古代有德有才而又不愿出来做官的人常称“处士”,因其是女性,所以“处女”的用法应该和“处士”相同。

    越有处女,出于南林,越王乃使使聘之,问以剑就之术。“但南林处女的真实姓名却没有人知道,只知道她生长在深山之中,住在一个叫南林的地方,所以人称南林处女。她的剑术据说是天生的,也没有经过任何人的传授,自然工于击剑之术。

    勾践的使臣到了南林,宣读了越王的聘旨并送上重金,南林处女欣然受命,登车随使臣北上。途中遇到一位白发老翁,自称“袁公“,拦在处女的车前,问处女:“听说你擅长剑术,可不可以让我见识一下?“处女谦和地笑着说:“我不敢有所隐瞒,只希望和老翁一试。“

    袁公也不多说,随手拔下一棵箖箊竹,竹子的上枝已经枯槁,末梢折断堕落,处女在竹子没有落地之前便敏捷地接住了竹子的末梢。袁公握住竹子根部刺向处女,被处女轻轻避过,并持竹子的末梢回击袁公,这样击打了三个回合,袁公手中的竹子忽地被处女夺了过去,并顺势击向袁公,袁公猛然飞身上树,化为一只白猿,长啸一声,纵跳如飞,眨眼之间便不见了踪影。

    坐在车上的使臣看到这种场景,惊得目瞪口呆,十分佩服南林处女精妙的剑法。

    南林处女在使臣的陪同下见了越王,向越王介绍了剑道的精妙,越王很高兴,加封处女名号为“越女“。接下来“乃命五校之队长、高才习之,以教军士。“意思就是命令越军五校的队长们先来学习越女的剑术,学好以后再去传授给各队的兵士,没过多长时间,就训练出了一支善于击剑的精兵。

    需要说明的是,“五校“是一种军队编制,是汉武帝时才开始设置的,指的是屯骑、步兵、越骑、长水、射声五校尉,三国时魏国军队也设有五校、中垒、武卫三营。晋代、南朝及北朝魏、齐,也分别设有五校尉。

    当时,人们便把越女所传授的剑术称为“越女剑法“,又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,所以《吴越春秋》中说:“后世莫能胜越女之剑。“这种剑法在后来的许多武侠小说中多次出现过,越女的故事又被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写成了一部武侠小说《越女剑》,而且还给她取了一个好听名字叫阿青。

    陈音是楚国郢春秋末期楚国射道五世传人,是当时著名弓箭射击手。

    句践采纳范蠡的建议,派使者前往楚国把陈音聘请而来。勾践向他请教射箭之道,并问起弓弩的起源。陈音回答说:“臣闻弩生于弓,弓生于弹,弹起古之孝子。“意思是说,弩是从弓发展来的,弓又是从弹发展来的,至于弹呢,则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