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折桂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p;那处道观,是翠微宫的下院,位于次峰后山僻静处,香火好不到哪里去,也差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尹仙当时与下院道观内的两位亲传弟子,就远远看着那一幕,皆不敢打搅各自师尊、祖师。

    道士与火堆,宛如两团火。

    毛锥却是想到了一页老黄历。

    高孤的一位师兄,一位师弟,都是剑修,分别是翠微宫和大木观开山立派的首任祖师。

    三千年前,浩然天下有陆沉有意为“天厌”破题而引发的斩龙一役,青冥天下也有一场自家劫数,涉及到了那头伪十五化外天魔的道化一州,余斗领衔仗剑降魔。那场白玉京高品道官悉数出动的战役,道士如青鹤环列立天,围困一州,虽然最终镇压了化外天魔,可还是导致“一洲陆沉”。而高孤的两位同门,就在

    那场战役中陨落,连同高孤在内,他们这拨最被华阳宫寄予厚望的俊彦,都是白玉京不曾宣调,便愿意主动前往,替苍生卫道。

    后世根本无法想象,道士高孤,生平最崇敬之人,曾经正是余斗。

    “陆沉”一役,只因为是白玉京余掌教住持大局,高孤便毅然决然冒死前往。

    地肺山的道路上,一座正在做功课的道观外,一行人在山路上藤架旁停步休歇,饮茶听道情。

    颍川郡一个偏远小县,有座香火刚刚有所起色的小道观,被称呼为常伯的老人,与一个性情活泼名为陈丛的少年,暮色里扫地。

    一古州塌陷成为大湖之地,一次次逃窜隐匿、一次次被陆沉发现踪迹的化外天魔,不得不在此现身,它使劲抖了抖袖子,试图将那些“藕断丝连”的金色道韵纷纷抛散,咬牙切齿道:“白玉京真是造孽,可怜吾州陆沉为水国。陆沉你欺人太甚,那就别怪我掀翻天地了。”

    头戴莲花冠的道士,一尊法相真是当之无愧的顶天立地,微笑道:“贫道不答应,你便做不到。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三个不同姓氏的村子,四面环山,弯弯绕绕的黄泥路,跟着溪涧一起往外走。年复一年,地上的鸡鸣犬吠,袅袅上天的炊烟。

    刘飨说要去村塾那边看看,宁吉说自己有学堂的钥匙,赵树下便说到了吃饭的点,让宁吉领着两位先生去学塾那边逛,他刚好先去下厨,回头宁

    吉再带他们过去。赵树下不忘与两位先生致歉一句,待客不周。刘飨见郑居中没有拒绝的意思,便笑着答应下来,说叨扰了。

    看着那位年轻武夫的高瘦背影,刘飨说道:“会变通。”

    郑居中说道:“眼睛里见过事,世界就要亮堂些。”

    刘飨有感而发,道:“陆沉说得对,儒家最大的问题,就是不肯仔细谈人心。”

    郑居中不置一词。刘飨最大的问题,就是喜欢盯着儒家的缺点不放。整座青冥天下,都被道祖自然而然压胜,辛苦就只能去闰月峰当个纯粹武夫。蛮荒晷刻,更不必说。

    刘飨笑问道:“的确,吃饱饭的人不能回过头来嫌弃桌上没有珍馐。想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?”

    郑居中说道:“既然是你的问题,当然就是儒家的问题。亚圣一句‘行有不得反求诸己’,怎就不是在痛痛快快、明明了了谈人心。是我们读书人不识字罢了。”

    陆沉所谓刘飨与至圣先师的分庭抗礼,其实只是表面,刘飨大道与儒家道统早就交汇融合,无法泾渭分明。

    单论他们五位处境之优劣,撇开冯元宵道龄还小不谈,确实是浩然刘飨最为自在,无拘无束,行走天地。

    刘飨再豁达,也不至于喜欢讨骂,立即转移话题,扯起一个线头,说道:“天都峰那边。”

    郑居中点头道:“骊珠洞天一落地生根,就等于尘埃落定,陆神终于死心,承认自己走投无路了

    ,只得放低身架,亲自跑到小镇另觅良机,陆神心中有数,再错过两三百年,他就彻底无望合道了。等到了那个时候,即便邹子肯让道,陆神还是走不长远。”

    刘飨忍俊不禁,点评一句,“狗尾续貂。”

    郑居中摇头道:“还是骊珠洞天的时候,地利就不在陆神那边,等到洞天降落为福地,就是机会所在。修道之人,总要找寻一线生机。精通命理之人,总不能被自己算死。”

    刘飨笑道:“中土阴阳家陆氏,处心积虑谋划一场,以陈山主和落魄山作为坐标,看似刻舟求剑,实则方向是对的。但是陆神好像缺了一点运道,这点细微差距,就导致了天壤之别。”

    郑居中说道:“识人不明,用法不当,该他受累,功亏一篑。自己道力积攒不够,就不能埋怨邹子拦路。”

    刘飨说道:“陆尾已经是当年陆氏能拿得出手的最佳人选,蝇附骥尾,机会不小。陆神好歹是陆氏家主,总不可能亲身入局。在当时看来,陆神的选择并无任何问题。”

    家主陆神受制于邹子,始终被拦在十四境门槛之外,停滞已久,一身绝学,无法贯通天地。

    郑居中摇头道:“说到底,还是当年陆神志得意满,自以为窥见天机,清楚邹子的厉害,内心深处依旧小觑了邹子的道力。志在证道的修道之人,哪里容得丝毫侥幸心。”

    刘飨问道:“郑先生对陆神好像总体评价

    不高?”

    郑居中说道:“不低了。”

    刘飨突然自顾自笑起来,只因为想起意思类似的一桩文林公案,是绣虎与那位郦老夫子的,崔瀺年轻时曾经亲笔批注那部享誉天下的《山海图疏》,对内容细节指摘颇多。有人与他争执,替郦夫子打抱不平,结果崔瀺来了句一本书想要碍我的眼,必须先能入我眼。言外之意,再简单不过,大概就是愿意骂你几句,本身就是一种褒奖,不要不知好歹。

    这种话传到郦夫子耳朵里,当年老人倒也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上次文庙议事,陈平安就与这位老先生聊到此事,实则文武兼备的郦夫子,至今还误会是年轻隐官的师兄左右,对那部书极为推崇。

    刘飨突然问道:“你说那些剑修,为何不恨陈清都?”

    郑居中说道:“不敢。”

    米裕先前受魏檗邀请,替长春宫那拨女修护道,就曾遇到一个托梦求助的年迈炼气士,需要借助外力,尸解脱劫。

    又比如扶摇洲道号虚君的修士王甲,之所以会假装是飞升境,就是精心设局,故意以言行、激怒招惹宋聘那拨剑仙,继而牵扯到陈平安和剑气长城,最终引来宁姚,试图借剑兵解。

    在剑气长城那边,就很少见到这类事情。

    多少年轻剑修,劫至人死而已。

    甚至连米裕这种当年境界不低的剑修,都不知道还有命里劫数、应劫之法、脱劫之道等说法。但这些却是浩然修士的常识

    。

    估计就算知道了,也懒得计较,不会当真。退一步说,真知道了,真要计较这些,便有用吗?

    米裕之流,是全然不知情,可孙巨源他们却是心知肚明的。

    刘飨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黄镇并不好惹,毕竟是一位得了纯粹二字的十四境剑修,更何况他还有奇遇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饶是连刘飨这般见惯了各类珍奇古怪的存在,都要忍不住重复一遍,“奇遇。”

    当然,刘飨有私心,黄镇终究是从骊珠洞天走出来的人物,而且潜心修道,若以“当下”节点看,“未来”悠悠千年光阴,黄镇始终专注于炼剑,对世道几无影响,没有开山立派,甚至没有收徒,这样的学道人,刘飨当然不会讨厌。

    在这件事上,已成死仇的黄镇和陈平安,连同郑居中在内,在刘飨眼中,既然他们都是浩然人氏,那就手心手背都是肉,最好是形若分爨而居,既然关系不好,就老死不相往来,何必争个你死我活。只不过黄镇执念太重,得道之后,纠缠陈平安已久。就像一个出身低微、辛苦搏出一份富贵家业的男人,定要恶狠狠补偿一番自己的苦难童年,才能释怀一二。

    郑居中说道:“我会小心。”

    所以他才会先去趟夜航船,要与白景借那两把本命飞剑。

    刘飨无言,那黄镇就更要小心了。

    胜十四境不难,杀十四境却是极其不易,那么想要彻底抹杀一位十四境纯粹

    剑修,难度之大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双方言语都没有用上心声,宁吉听得真切。

    宁吉感觉那位刘先生是位古人。郑先生则更像是位夫子。

    郑居中说道:“宁吉,不要只是读书,书能开智,也能愚人。读书人要会用书,既然求学注定很苦,书籍总要为我所用才对。”

    宁吉会心点头。小师兄说过一番类似的言语,要把书读破,读书破万卷的“破”字,其实有两种解法,一种就是字面意思,一种是说要把每本书都吃透,知道哪些话语是著作之人的真心话,哪些是言不由衷的违心之语,哪些是不与世道苟同的锋芒毕露,杀气腾腾,哪些是与这个世道虚与委蛇的退让迁就,哪些是笑着落笔的,哪些是皱眉写字的,哪些是情思的低沉徘徊,试图寻求书外知己,哪些是暗藏心思的夫子自道……

    一起走向村塾,刘飨沿途看见山中有一株老桂树。

    刘飨问道:“宁吉,读过了书,最想做什么?”

    宁吉有些羞赧,轻声道:“大师姐和小师兄,都暗示明示过我了,要先考取功名,院试乡试会试,势如破竹,过关斩将。”

    裴钱是希望宁吉这个小师弟能够拿个状元,省得曹晴朗翘尾巴。大白鹅是觉得宁吉是读书种子,可以治学修道两不误,到时候连中三元,让先生高兴高兴。

    刘飨微笑道:“不必难为情。郑先生以为然?”

    郑居中望向山中桂树,点点头。

    人

    生道路,何时何地,不是在日夜兼程赶赴考场。

    治学,生计,婚嫁,儿女成才,希圣希贤,求仙,成佛,证道。花好月圆人长寿,惟愿诸君皆能折桂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