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九章:夫人归宁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我之夫君,许国国君,年少便有英武之名,曾于强郑手中收复旧土,复兴许国社稷,天下诸侯人皆称道。

    然如今的许国,君臣皆无进取之心,国君事事求稳。卫国危难,我数次觐见求援,国君推说国弱兵微、地处偏远,只是不允。

    见姻亲之国危难而不救,失《周礼》联姻之本意,此为无礼也;

    见华夏诸侯陷于狄戎而不伐,失诸侯相救之大义,此为无义也。

    如此无礼、无义之人,姬淇虽不贤,亦不愿再继续为其夫人,为天下所笑。

    大夫请回吧,姬淇今日正式归宁,从此我只为卫国女公子,再不是你们许国的国君夫人。”许穆夫人,不,按她的说法是如今的卫国女公子姬淇(名不可考,作者菌冠以朝歌淇水之名),对着劝说她返回许国的大夫决绝地说道。

    卢布知道马车中的贵人是春秋时代的大才女许穆夫人,自是想亲眼一见芳容。只是刚才已派高止谢过赐食之嗯,如今自己再去没什么合适的理由,反而显得太过刻意。

    而且即使前去拜见,以如今自己的身份估计也见不到贵人真容,多半是由侍女居中传话。

    《礼记·聘义》:“介绍而传命。”

    春秋时传递宾主之言的人就叫“介”人,不同阶层或男女之别就会用到,这是卢布原身脑海中从小受到的礼仪教育。

    正犹豫之际,从西边急驶过来几架马车,车上一众甲士风尘仆仆,一来与许穆夫人的车队起了纷争。

    许穆夫人明显知道他们为何而来,知道此行恐怕已不能善了,此时也顾不得许多礼仪,撩开车帘挺身而出与来人对峙起来。

    卢布好奇心起微微上前,因在车后的缘故,仍看不清模样,只见一条苗条清丽的白色背影,有理有据地说着。

    言语间大致是许国虽安乐却难安心自居,卫国虽凶险,却是父母之国,不忍离弃。

    许穆夫人此行属于无诏归国,却是失了许国和国君的脸面。故而许国派出三位大夫连日来上演了一出三追夫人的好戏。从许国一直追到了郑国,马上即将步入曹国,都期望能将她带回去。

    许穆公年轻的时候确实也是英武之人,公元前712年,郑国攻破许国国都,拥立了傀儡许桓公,尽收许地。这场攻城战还诞生了个成语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”,说的是在进攻许国国都的时候,郑国的公孙子都背后射杀了颖叔考之事。而后直到公元前697年,当时的郑国发生内乱,当时还是公子的姜新臣乘机夺回都城,赶走郑国军队,复建了许国。因而在许国国内,国君姜新臣的威望是很高的,这样复兴祖先社稷的事迹在春秋是被高度赞扬的。

    “夫人,国君不是无道之君,待夫人如何,夫人您也心知肚明,众女侍们皆知晓。

    锦衣玉食不曾短缺,恩爱荣宠不曾变心。如今国君思念夫人成疾,还请夫人回许国照顾,以全夫妻之义。”大夫振振有词说道,这次他是奉了死命,务必将夫人带回许国。

    “若只寻常夫妇,新臣待我确实可称恩义,成婚十数年来,连我身边的陪嫁姬妾都不曾沾染,此恩我不敢忘也。

    然我为卫国公女,他为许国之君,我二人的结合岂是寻常姻缘可比,乃是诸侯之婚。诸侯之婚,守望相助也,此为大义。舍诸侯大义取夫妻小义,大夫不知劝诫国君,却来追我这归宁之女,大谬也。”

    许穆夫人对国君对她的好当然感念,只是大义在前,即使被人埋怨、误解也顾不得许多了。

    她又说道:“且许国乃男爵小国,方圆不过三十余里,又处中原腹地,四周大国环绕,郑楚皆有意也。小国生存之道,内修德政,外结姻亲、同盟以为援。

    若是见姻亲之国强盛,则四时节礼不断,见姻亲之国危难,却观望不救,大失诸侯信义也,此自毁长城之举。如此,谁敢与许国盟,它日许国有难,指望谁来救助。”

    卢布心中暗暗称道,因话语传来时断时续,他复又上前了几步。

    “毕竟是卫国才女,后世典范,又有战略眼光,她从诸侯之婚一直说到许国生存之道。若是此时女子能从政,以她的才能,一国大夫之位不在话下。”

    这是卢布心中所想,果然瞧见许穆夫人说得句句在礼,直把许国大夫说得语塞。

    若是谈论国政只怕是难辩赢了,大夫只能另寻角度再劝。“夫人,《周礼》先王之制曰:‘父母在,则归宁。没,则使大夫宁于兄弟。’夫人也是姬姓后人,难道忘了周公所制祖宗礼法不曾。”

    大夫没了和颜悦色,抬出宗法礼制。按许穆夫人的情况,父母皆已亡故,国君夫人是不能再归宁的,遇国丧也只能派遣大夫吊唁。

    “尊礼岂能泥古不化!”许穆夫人恼怒这些人的愚顽,真的既愚蠢又顽固。

    “也罢,大夫不要再说了,许人怨我、尤我,国君使诸位大夫三追于我。第一次是我刚驾车打算离开许国的时候,大夫尚且能好言劝我,我说我要去卫国吊唁。第二次是我离开许国刚入郑国的时候,又有大夫追上劝我,我说我要回归生我养我的父母之国卫国。第三次就是今日,换成了您这位许国最善领兵的大夫,又有二十甲士相随,想是国君已对大夫有所交待。也好,也让姬淇见识一下当年英武果决的许国国君。

    只是今日姬淇仍然要说,我要回卫国,活着,便随马车走进卫国;死了,尸身也要归葬在卫国,姬淇心意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